作者:畢恒達著
裝幀:平裝
開本:大32開
紙張:膠版紙
頁數:171頁
字數:99千字
正文語種:簡體中文
內容簡介:
相信讀過研究所的人,都有寫論文的共同經驗,而且在論文的寫作過程中,多半是一種漫長的天人交戰,也有一種玩弄文字的快感?!督淌跒槭裁礇]告訴我》是以研究生立場發言,從教授轉換成學生,彷彿說出多數研究生的心聲與想法,最急需了解的是論文究竟要如何寫成。嚴格說來,這只是一本關于論文寫作的書,從研究主題選定、文獻回顧、研究方法、問題意識、分析與發現、結論,到未來研究方向。學術就非得嚴肅的令人敬而遠之,還是平易近人比較好?紐約本身是畢老師都市空間研究能量的獲取,廁所正好反映出性別空間最激烈的場域,自拍則翻轉主流論述的對于身體負面價值。
作者簡介:
畢恒達,臺灣大學建筑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。
從小喜歡讀書,因為是男生,在那個年代,理所當然考進了上木工程學系,后來選擇了距離社會人文最接近的都市計劃組就讀。
其間,自行發現了環境心理學這個有趣的研究領域。記得土地使用分區管制這門課的期末報告,我不談傳統的規劃制度與法令,轉而用個人空間、領域感等概念討論住宅鄰棟間隔之設計;碩士論文也不研究都市計劃法令制度,而研究高層住宅的鄰里關系。
擔任土木系助教的時候,開始想到要留學走學術路線。在紐約市立學就讀環境心理學時,深為紐約市本身以及該校的自由批判校風所吸引。論文選擇研究”心愛之物”在環境變遷中所扮演的角色,讓論文研究本身成為一件愉悅的事情。興趣很廣,回臺之后,除了專注于性別議題之外,對輻射鋼筋、地層下陷、涂鴉、監視器、文化干擾、家的意義等主題都想了解。除了教環境心理學、性別與環境、災害心理學之外,也固定開授質性研究課程。
每年都必須參與十余次學位論文口試,本書就是根據這些年教學與口試累積的經驗撰寫而成,期待能夠陪伴研究生度過撰寫學位論文的路程。